对于射击游戏领域而言,2020年曾是一个属于《逃离塔科夫》的年份。
在当时,《逃离塔科夫》经历了三年不温不火的测试,突然被直播带到了更多人眼前,这种以“消费买装备进场、搜刮或夺取他人物资后撤离”的玩法,也让当时正对“吃鸡”模式逐渐产生疲劳的玩家们眼前一亮。
一时间,《塔科夫》不仅在直播网站上炙手可热,国内外诸多游戏厂商也迅速跟紧这一轮浪潮,投入研发玩法相似的游戏——类似的景象在《绝地求生》爆红时曾发生过一次,诸多后来者也证明了只要学得够快、学出自己的风格,就仍有机会分到一杯羹。
但在“搜刮撤离”这一玩法模式上,类似的做法却似乎不那么奏效了。
一方面是鲜有站稳脚跟的效仿者出现,另一边则是《逃离塔科夫》本身由于游戏仍处于不定期删档的缓慢更新模式,导致其热度波动极大,差不多是“一年火一周”。
《逃离塔科夫》在Twitch上的观众人数相当波动
在这样的反差下,不太关注这类游戏的玩家很容易觉得:“塔科夫凉了,后来者也没出挑的,这个‘搜刮撤离’的玩法终究还是经不起验证”。
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PC上,《逃离塔科夫》依旧有着稳定的玩家和观众,而在手机端,同样有一款“搜刮撤离”类的游戏处于 “闷声发财”的状态,也就是《暗区突围》。
1
在腾讯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上,《暗区突围》是少数被提及的几款游戏之一,被作为近年来“高潜力游戏”的代表。
节选自腾讯2023年Q1财报
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暗区突围》在这近一年时间里的表现超出了腾讯内部预期,到了值得在财报一书的程度。
依照官方2个月前公布的数据,《暗区突围》在上线9个月的时间里获得了5000万注册用户,长期保持在畅销榜前五十以内,且随着四月更新的“黑门”版本,迎来了新一轮拉升。
对于一款没有IP加成、开服时宣传投入也相对有限的手游,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通常算得上意外之喜。但也正是因此,对于一般玩家而言,自然就更难察觉到“《暗区突围》很火”这么件事。
不过在互联网上,这个游戏的热门程度还是有迹可循。
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从相关视频的更新频率和点赞数,就很容易感受到《暗区突围》相关的视频和主播已经在射击游戏这一分类下占据一席之地。
《暗区突围》的知名主播发布相关视频时,通常用不了几小时就能获得上万点赞
而在B站上,暗区玩家也正逐渐形成“随时抓Timing探头”的趋势——在一些看似不甚相关的热门视频里,只要有相关物品和人物与暗区里的内容搭得上关系,便很容易引来暗区玩家留言找同好。
当“军港”“宝藏”这些词汇集在一个视频中,就很容易引来暗区玩家
本就容易聚集射击类游戏玩家的军武类视频下,暗区玩家更是很快成为了常能占据前排的生力军。
不少玩家在游戏中接触了相关内容后,又主动回头去了解历史背景
甚至在电商平台上,从牛磺酸饮品到防晒帽,这些在暗区中作为道具出场的寻常物品,买家评价里也少不了玩家出没,以至于一些商家开始“蹭热度”,迎合暗区的梗,给商品打上相关标签。
和游戏中“金杯”造型相似的小杯子,就成了不少玩家们自发购买的“原生周边”
至于游戏内的玩家们,自然更深知其热门程度。
每当有新人入坑,抱怨起低等级时比起真人玩家更容易碰上机器人时,总能引来老玩家劝他珍惜此刻的时光——用不了多久,新人就会来到真正“水深火热”的暗区之中,到时就该感叹游戏里怎么有那么多老练的玩家了。
2
所以《暗区突围》是怎么火起来的?答案本身并不复杂。
当《暗区突围》在2022年7月正式上线的时候,几乎是手机平台上唯一一款基本成熟的“搜刮撤离”类游戏,这种成熟一方面是体现在技术层面——游戏在画面、射击系统、动作反馈等方面都达到了手机射击游戏第一梯队的水平;
另一方面则是敢于在玩法上去做一个彻底的“搜刮撤离”游戏。
正如上文所说的,经过两年时间,PC平台上也并未能出现第二个成功的“塔科夫”,“搜刮撤离”在大众间的热度逐渐下滑,再加上商业模式截然不同,此时已经有不少人对于这类玩法到底能不能在移动端迎来第二春打上问号了。
当时不少产品在求稳的“吃鸡”和尝鲜的“开金”之间摇摆不定,《暗区突围》是极少数选择了“一条道走到黑”的产品,对于后者的单局核心玩法几乎没有做简化,地图纵深复杂、道具和装备系统庞杂细碎、NPC反应敏捷,玩家间依旧尔虞我诈……只是在新手引导方面添了不少功夫,力求能把新人“扶”进暗区。
而事实最终也证明了手游玩家同样会青睐这种相对硬核的玩法。
不过除了游戏本身的底子之外,能让《暗区突围》玩家群体稳定持续增长,游戏的运营同样功不可没。
起初,帮《暗区突围》的B站账号吸引到关注的主要是游戏每次版本更新时放出的宣传片。
这些宣传片至今仍是《暗区突围》B站账号点击数最高的视频
官方将这些宣传片做成了具有一定连贯性的剧情CG,玩家可以借此熟悉游戏中的角色和势力背景,同时每个版本即将更新的武器装备与玩法内容也会被融入到这些短片之中,且片中出现的装备、场景还有技战术都相对考究。
这使得每次短片更新时,评论区和弹幕都少不了进行科普和细节解读的讨论,以至于被一些观众评价为“让人回忆起早期B站的质朴氛围”。
宣传影片负责引流,暗区的知名策划117则进一步拉近了官方与玩家距离。
自从在《暗区突围》定期的策划直面会出镜,117就成为了玩家们最熟悉的官方人员。起初和大部分直面玩家的游戏策划一样,117几乎是玩家们宣泄对游戏不满的背锅侠,玩家还做了不少恶搞他的视频。
但117一方面善于通过自黑自嘲,去消解玩家们的调侃与不满,同时也能严肃正视玩家们提出的正经意见,在“画饼”和“烙饼”间游走自如,主打一个“真诚是必杀技”。
于是没过多久,玩家们就“黑着黑着黑出了感情”,以至于117在不久前开通了自己的个人账号后,在各平台上的全网粉丝数迅速涨到了70万。
仅是在B站上,117建号后就迅速攒了15万粉
而除了策划卖萌,《暗区突围》的团队也有着硬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游戏先后上线了主打“巷战”的新地图“军港”,增添了关卡设计复杂、奖赏丰富的新区域“电视台”,紧接着又依照玩家们反馈的意见大修了老地图“北山”……“高产”程度让不少玩家都感慨不得不服。
与此同时,游戏里的各种新玩法、新活动也几未停歇,在“搜刮撤离”这一玩法根基上,《暗区突围》也推出过守卫NPC首领的“保护多斯”活动,限定玩家初始装备、更注重局内搜刮的“禁区模式”,还有在最新版本中加入的可达“12V12”的势力对抗玩法。
游戏也曾联动美团推出过“送快递”的趣味活动
这些对于游戏的开发与运营团队而言,代表着对于“搜刮撤离”玩法的更多探索与尝试,对于玩家的意义则更加直接明了——那就是在核心玩法之外,也始终有着或轻松或更具挑战的新鲜内容可玩。
正是这一切,最终为《暗区突围》挣得了一批忠实玩家。
3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相较于游戏本身的玩家基数,《暗区突围》的玩家群体对于外界而言,无疑显得比较低调。
这一方面是由于“搜刮撤离”相对于整个射击类游戏而言,仍旧是个相当小众的玩法类型,一般路人仅从画面很难辨识出具体游戏。同时由于玩法特殊,《暗区突围》玩家间的暗语也自成一派。
例如在其他射击游戏中擅用狙击枪的玩家常会被尊称为“狙神”,而到了《暗区突围》,由于使用狙击枪的大多是蹲守在撤离点暗算他人的阴险玩家,称呼便摇身一变成了的“狙仔”,甚至是更具贬义的“臭狙仔”,只有在官方直播中把117一枪爆头的水友才会被称为“香狙仔”。
像这样微妙的暗语成为了暗区玩家在互联网上辨别彼此的标记,但对于非玩家而言,通常就会直接略过。
另一方面,或许也是游戏玩法本身吸引了相应性格的玩家。
在游戏中,玩家们通常会选择闷声搜刮,避免显山露水,生怕被不知躲在何处的“老六”盯上;在游戏之外,大家也仍旧维持着这样的“生活哲学”,只和同为暗区玩家的网友彼此交流,不太张扬。暗区玩家间甚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肃风气——一些主播会劝诫其他玩家尽量不要像上文提到的那样,去不相关的视频下刷暗区相关的梗,避免引起他人不快。
不过最近,暗区也开始展露出一些有着鲜明自身特色、同时又能让圈外人也迅速理解的梗。
有玩家在不久前钻研出了一项在游戏中潜藏已久的特殊技巧——瞬射拔枪术,当玩家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切换武器、射击、再次切换武器”的操作时,便可以取消正常射击下的“抬枪前摇”,更迅速地向正前方射出子弹。
这项技巧也被玩家们称作“美式居合”。
现实中的“美式居合”——快速拔枪射击术
这一技巧在游戏中曾被发现过,但再当时只被玩家们当做一个无关痛痒的小Bug,直到最近经过新一轮的开发,大家才意识到其居然具备实战用途,经过练习熟练掌握后不但可控,还能在与人狭路相逢时出其不意占得先机。
相关教学和实战视频在B站迅速突破了百万播放,众多玩家开始煞有介事地训练起该技巧,而官方不仅毫无修复该“Bug”的意思,态度反而还更像是 “大家可总算用上这一招了”。
而即便是非暗区玩家,如今见到真有射击游戏融入了具备实战价值的“美式居合”,大多也忍不住多看上两眼,随之重新认识了这个游戏。
随着游戏本身诞生更多特色内容,再加上玩家社群创作的成熟与拓展,《暗区突围》的热度近期看起来已经有些“闷不住”了。
结语
且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暗区突围》“闷声发财”的现象其实也是国内手游行业近些年的一个缩影——市面上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被公认为“全民级”的新游戏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经过几轮洗礼,国内手机用户从“完全非玩家”到“首次尝试游戏”的转化已经越来越少,成熟的玩家们也大多不会再把特定游戏作为自身的标签。
这也意味着玩家们的需求越来越细分,而不再是简单从众随大流,同时也会更看重社区的运营和服务。
《暗区突围》这种外冷内热、反差式的“火”,正是建立在这种趋势之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