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可以独善其身的创作世界。
1984年,第一期《忍者神龟》漫画问世,开启了这四位突变生物风靡全球的第一步。
那时美国漫画市场主打成人风格,暴力、血腥等元素更受市场的偏好。受此影响,《忍者神龟》不仅在画风和故事上呈现黑暗风格,四位神龟的性格也并不友善,更多的是凶狠和嗜血,和现在常见的幽默、耍宝形象完全不同。
为了让故事情节更加丰富,作者为四位主角设计了一位人类盟友——爱普莉尔·奥尼尔,她的加入也多少中和了漫画残酷的氛围。
超任《忍者神龟》中的爱普莉尔形象
这个角色显然不是昙花一现,反而成了系列重要的存在。这位人类女记者不仅正义感十足,比起神龟们万年不变的绿色皮肤,她的美貌也令读者印象深刻。尽管在不同的影视游戏作品中形象有所变化(雾),但一头红发和黄制服的搭配,都算得上观众最为熟悉的设计。
去年发售的《忍者神龟:史莱德的复仇》中,这身形象也又一次赚足了人们的情怀与回忆
直到今年,动画电影《忍者神龟:变种大乱斗》发布了预告,这位深受神龟们信赖的人类盟友,迎来了最新一版的形象设计,给系列粉丝们来了一点新世代的震撼。
Surprise
虽然我们总说“各有所爱”,但让所有人去接纳这样的“西海岸”审美,难度显然不算小。看着这张爱普的图片,如果你忍不住上拉去回顾之前的照片,也就不难理解关于新形象的争议。
“看起来都不像人了”
从高挑的美少女变成西海岸街头风,除了眼下的冲击,许多人担忧艾普的形象会不会就此延续——
毕竟在这几年,实在是有太多经典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经典角色的形象变化并非个例,尤其是各式各样的动画角色,更绕不开迪士尼这个“造梦之主”。最近风头正盛的,无疑还是定档五月份的真人版《小美人鱼》。
在上世纪80年代,迪士尼公司陷入颓势,多部作品收益不佳,直到《小美人鱼》的出现挽救了灰暗的动画帝国,对于迪士尼来说甚至是一次起死回生。
有这般特殊的地位加持,在迪士尼持续的真人化电影战略中,这部浪漫的海洋童话注定有着一席之地,只是很明显,这场重逢和许多人的想象差得太远。
可能王子也有点觉得相差太远
这并非迪士尼第一次折腾自家的角色,不论是公主还是精灵,那些在故事中举足轻重的角色,都能以观众不曾想过的形象登场,再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风浪。
2021年的《美女与野兽》舞台剧,就称得上是一场对传统审美的终极挑战。在迪士尼的宣传中,这场歌剧将展现多样化的“美”,而方式则是在挑选贝尔公主的演员时,他们选择了一位和传统公主形象毫不沾边的黑人女演员。
可以想象得到,这位演员与贝尔公主的巨大体型差,已经把“争议”二字甩到了每一个观众的脸上。
然而这样看似不入流的闹剧最终收获了鲜花与掌声,在《华盛顿邮报》诸多主流媒体的叫好声中,演出收获了各种打破传统的褒奖,这样创新的公主物语注定不会轻易收场。
只是这样做真的对吗?每当迪士尼决定“胡作非为”时,总会有人指责这些改编违背了原著。
事实上,经过无数次传诵和改编,寻找这些故事的起源并非易事,以《小美人鱼》为例,在许多常见的版本中,没有对于主角人种的直接描写,只是在细枝末节处仍能看到一些关于肤色的线索。
比较常见的描写中,小美人鱼长出了白色的双腿
当然,让所有读者都能熟悉故事的设定并不现实,这些起源故事的版权并非迪士尼独占,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比起说迪士尼推翻了原著,倒不如说迪士尼正在推翻亲手建立的世界。
那些伴随无数人成长而来的童话故事,早已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牢固的一笔,而曾把这些浪漫带给自己的动画大王,如今却不断否定着观众们的印象,颠覆记忆中的角色,由此招来的不解可见一斑。
这种对于角色的“毁灭性设计”,近几年最常看到的解释,大部分都指向了“政治正确”,这个词翻来覆去地出现,几乎成为了万能答案。
这样的奇观并不只存在于童话故事,对于一些经典的电影,导演的翻拍思路明显并不单调。例如在1984年,《捉鬼敢死队》曾经掀起超自然主题的热潮,在现代的影视或游戏作品中,人们仍能看到它的影子,算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电影。
1984版《捉鬼敢死队》
当它在2016年重登荧幕时,不仅故事剧情发生了更改,四位主角也全部换成了女角色,这样的编排没能换来市场的青睐,电影的票房没能收回制作成本,在收益与口碑上与原版有着天壤之别。
2016版《捉鬼敢死队》
经过或大或小的折腾,最终换来的是观众对角色的设计愈加敏感。
遇到不合常理的人物登场,比起对作品本身的讨论,选角反而总是率先成为争论的焦点,尤其是对于关乎“还原”的IP改编作品。在网飞推出的《生化危机》剧集开播前,漏洞百出的剧本还未正式上台,黑人威斯克的设定就已议论纷飞,提早震撼了慕名而来的生化粉丝。
而除了游戏IP改编为影视作品,游戏自己也难以从这样的风潮中独善其身。当誉满天下的《战神5》,首次出现深色皮肤的天神,纵使玩家翻遍了北欧神话,也无法解释这样的肤色到底从何而来。
游戏的叙事总监为此还和玩家们大吵了一通,认为玩家不仅存在种族偏见,还太过敏感,直接摆出一副“走好不送”的态度,这场辩论最终也不欢而散。
只不过除了肤色,游戏对于角色设计的问题更为丰富,也出现了颇为有趣的地域分化。
2
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最终幻想》的制作人吉田直树谈到了对于JPRG一词的看法,在他看来,这个有特定含义的游戏统称,是对日本开发者们的一种嘲笑。
虽然吉田直树不太喜欢这个词,但无法改变人们对JRPG与ARPG等分类的印象:前者往往是回合制和精美的人物,后者则偏向于动作性和写实的世界,这并不仅仅是两种游戏的分类,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游戏开发的地域区别。
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当角色逐渐从棱角分明的像素块中解放而出,对于角色的构筑愈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成为了玩家和从业者逐步研究的主题,比如用热衷漫画与动画的历史,来分析日本游戏业的卡通化,用重视现实来解释欧美游戏偏好写实风。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各国游戏业的文化探讨开始销声匿迹,问题开始粗暴地演变成“为什么欧美游戏角色普遍会更丑一些”。
回顾玩家体验过的欧美游戏,例如在《上古卷轴》或GTA等游戏中驰骋时,确实很难说这些游戏的角色有多美型。但在欧美游戏中,依旧不乏劳拉、艾莉这些深入人心的形象,只是在近几年,角色更加“真实”的例子接二连三出现,让人开始不由得寻找起了这其中的关联。
一方面,角色发生变化其实是一件必然的事,毕竟创作者的心境与理念,往往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在经典恐怖游戏《寂静岭2》宣布重制后,玩家们发现主角詹姆斯的脸变得更显苍老,针对这个问题,制作团队表示这是故意为之,在现代开发技术的加持下,人物的年龄刻画能够更加细腻,他们希望塑造一个饱受生活之苦、更显成熟的主角,以和现在的玩家群体相呼应。
作为和《寂静岭2》同样迎接重生的游戏,最近大火的《生化危机4:重制版》同样证明了这一点。面对曾经设计出的讨人嫌女主,制作团队选择重塑她的形象和性格,让她变成充满魅力的伙伴,在这个3A游戏的角色设计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朴实的美丽反而显得难能可贵。
简简单单的美丽变得如此珍贵,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亦如同影视业所承受的阴霾一样,“政治正确”也仿佛传染病一样早已蔓延于此。
SE惨遭滑铁卢的《Forspoken》就是一个诡异的例子。SE近几年的表现相当惨淡,当玩家们看到《Forspoken》所展现的角色设计,不免怀疑这是SE向欧美市场的一种示好。
然而游戏的编剧似乎弄巧成拙,没能搞清“政治正确”的含义。当人们以为这是一个黑人拯救世界的普通英雄故事时,游戏塑造的黑人女主芙蕾却恶行不断,性格恶劣招致玩家反感,反而加重了玩家对黑人的刻板印象。
这并非意味着黑人角色就注定遭人厌倦,《死亡循环》《荒野大镖客》和GTA等一系列等作品都在证明这一点。
例如在《荒野大镖客2》中,玩家会在狂野的世界中邂逅蓝尼,见证他和无数黑人的悲惨过往,感受黑人在那个黑暗年代的艰难,又在一次次出生入死中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曾帮助Telltale走上神坛的《行尸走肉》,也是另一个永远会被铭记的例子。作为一个开局就坐上了警车的黑人,游戏的主角李在邂逅小女孩克莱门汀后,竭尽全力保护着这个素昧平生的孩子,最终在漫长的旅程中获得救赎,化作玩家心中一道深刻的伤痛。
真正让玩家牢记一个角色的秘诀,离不开优秀的故事与设计,而不是苍白无魂的迎合。
3
游戏对角色的塑造要求,注定超脱了“玩法”所单纯具备的功能,也将游戏拉扯到了一个更复杂的境地。
希望游戏角色有着优秀的观感,与其说这是一成不变的刻板要求,倒不如说是“商业在前”的道理。如何保留吸引玩家的元素,也有利于游戏的开发不会偏离轨道。例如在拥有“肉腿”的莱莎一举成名后,开发商自然围绕着莱莎继续着之后的旅程,一举带领炼金系列突破百万销量,甚至在之后的动画预告中,观众也能感受到制作组的坚持。
制作组真的是太懂了
经久不衰的《生化危机》,对经典角色的处理也想出了合理的“花活”。自游戏迈入第八代以来,当家角色的高龄问题开始令玩家担心,结果卡普空直接利用生化病毒的世界观,将角色设定为停止生长,以此一直维持二十多岁的风貌。
这样的做法还招致部分西方媒体的批评
相比之下,诸如《地平线2:西之绝境》的岁月变化就显得有些不那么“懂事”了。3A游戏的首发价格已经从60刀变成了70刀,玩家简单的需求却越来越变得奢侈,不由得令人唏嘘。
《地平线》1代和2代对比,略微发福的埃洛伊
不过除了祈祷游戏厂商吃书或是多几分理智外,“自救”如今也算得上是玩家的必修课。例如遇到难以接受的角色,打上美化Mod就是一种古老又常见的手段,但在面对主机独占游戏时,问题也会变得无从下手。
面对这种情况也有人调侃,打不过还能躲得过,或许就如下图中的联动,最终手游才是颜控玩家们最后的净土。
《原神》和《地平线》的联动
游戏终究不是现实,大概没有玩家想在累了一天之后,再去纠结现实该不该影响自己的梦中世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