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伪科普视频 还网络生态“清朗”蓝天

2023年3月30日 10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科技观察家】

  ◎周倩莹

  “苦瓜加一物,疾病都让路”“教您一招当天见效”……新媒体平台上,一些看似知识满满、实则充斥着谣言和暗示的健康类“科普”短视频甚嚣尘上。穿着白大褂的所谓“专家”、须发皆白的“中医世家”卖力讲述疾病危害,甚至假借公众人物的视频画面,配上假声道,听上去有理有据,实际上就是要把观众“忽悠瘸了”,推销他们的“产品”。

  为这些伪科普买单的受众,常常是诚心求医问药、但科学素养不足的中老年群体。而算法和推送,又使人们的信息获取往往难以突破“茧房”。打着健康幌子的伪科普视频传播,不仅威胁着受众的健康安全,更损伤着科学界的公信力,亟须多措并举,正本清源。

  3月2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重拳整治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恶意炒作等突出问题,破解“自媒体”信息内容失真等深层次问题。伪科普的本质就是披着科学外衣的虚假信息,但这层“外衣”因更具迷惑性,增加了辨识和打击的难度。因此,“清朗”行动的扎实落地,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雷霆出击,更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一方面,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加大对伪科普账号和短视频的清理、监管和惩治力度,对发布视频的医学专家身份进行识别和认证,及时建立和更新科普黑名单、白名单制度,共同铲除伪科学的土壤,让伪科普视频无法立足。同时,要引导推出更多的优质科普视频,让更多专业人士成为科普“主力军”,做好对“新事物”“新概念”的解读,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兴办科普事业,推出一批感染力强、影响力大的科普短视频。

  另一方面,应该进一步普及基本知识,提升公众鉴别能力,让“一眼假”的劣质内容丧失市场。这些基本信息素养包括:第一,对于夸大其词的视频标题和引导词应保持清醒和警惕,不要误入标题党的陷阱;第二,注意科普视频的来源是否为权威媒体或账号,具有官方和平台认证的身份更可信;第三,通过视频声画分离的特质做出判断,识破移花接木的剪辑障眼法。特别是针对中老年人容易被伪科普侵害的现状,要强化干预举措。中老年人对医疗、养生类科普的需求大,但他们对网络言论往往不分真假,全盘照收。社会、家庭、年轻人要更加关心中老年群体,提高中老年人对于假信息的警惕意识,相关部门和平台要为“银发族”提供高质量的健康科普食粮。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科学监管。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围堵虚假信息的网正越织越密。我们不仅期待职能部门重拳出击,也希望全社会共同亮剑,让真知识脱颖而出,让伪科普无处容身,还网络生态“清朗”蓝天。(科技日报)

pdd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