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在游戏中描绘心灵困境

2023年2月23日 95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触乐夜话:在游戏中描绘心灵困境-悟饭游戏厅

今日无图(图/小罗)

我在这两天抽了点时间,通关了《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和它的续作《Milk outside a bag of milk outside a bag of milk》。或许和大多数人的顺序不太一样,我先购买的是续作。起初,我并不知道这个拥有冗长古怪名字的游戏为什么会躺在我的愿望单里,又是在哪一次打折的时候被我顺手买下。当我心血来潮打算点开它时,才发现它还有一个拥有同样冗长名字的前作。

简单来说,在我打开游戏之前,我对它一无所知,而游戏的简介给我带来的第一印象算不上太好。商店页面的简介是这么写的:我们眼中易如反掌的小事,也可能变为棘手的挑战,在游戏里,你的任务是帮助一个小女孩买到牛奶。

触乐夜话:在游戏中描绘心灵困境-悟饭游戏厅

“帮我买牛奶吧!”

游戏基本上是个视觉小说。说真的,我有点抗拒视觉小说。并不是因为视觉小说的游戏形式存在什么问题,而是因为我总是要付出额外的耐心与专注,才能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干枯的文字上。如果最后游戏的内容足够有趣,当然是皆大欢喜,但如果剧情踩中雷区,我甚至没法安慰自己“至少游戏好玩”。

这导致我对视觉小说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恐惧,当我初次读完这段简介,脑海里更是警铃大作。“小女孩”需要“帮助”,代表主角处于弱势地位,“精神障碍”等关键词则很难不让我联想起一套刻板的恋爱视觉小说模板:女主角出于某种原因身陷困境之中,而你需要帮助她走出困难,最后收获情感上的回报与联结。

这种传统的“打败恶龙,迎娶公主”式模板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将它与精神障碍联系在一起则不由得让人心生愤懑。除了将一切无法解答的问题统统用“爱情”来解决以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类游戏往往只局限于描写表象。在某些虚构作品中,精神问题被描述成一头被刻板印象所武装的恶龙。它拥有“疏离他人”“行为失调”“表达混乱”等坚硬的鳞甲,一部分作品尝试用“友情”“爱情”“亲情”等利剑不加解释地直接刺穿恶龙的胸口,好一些的会尝试用“关怀”“体贴”“容忍”等武器撬开恶龙的鳞片,更糟糕的则尝试从性的视角去解释恶龙鳞甲的形状为什么像是一对丰满的乳房:“我懂了,是病娇。”

难能可贵的是,《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并非描述现象,而是讲述体验。

的确,在关于精神问题的游戏中,选择自述视角的也不在少数,但这种做法一样存在风险:当游戏主角的想法与玩家出现分歧,玩家就很难产生充足的代入感,并阻止玩家进一步与主角共情。“Milk”系列巧妙地将玩家摆在了一个“似我非我”的位置上。玩家扮演的是主角,同时也是主角所想象出的理性旁观者“图帕”。在游戏中面对同一个问题时,玩家会明显地意识到到处理方式上的差距:小女孩的思维逻辑总是不经意间便飞向天马行空的方向,而玩家扮演的对话者则需要冷静而客观地将她拉回现实。Meta式的设计让玩家在体验主角所思所想之时,也不断提醒着他,玩家亦是小女孩思想的一部分,当你急切地责备着小女孩,想让她快些走回正轨时,这也正是她所想的。在不知不觉间,你与她的想法相连,你也成为了牛奶袋中的一袋牛奶。

触乐夜话:在游戏中描绘心灵困境-悟饭游戏厅

在你的眼中,她是虚构的;在她的眼中,你是虚构的

在结束两部游戏之后,我难得地产生了这种感想:还得是游戏。小说、电影等表现形式很难像游戏一样让读者与作品之间产生更深层次的联系与互动,以获得更强烈的代入体验。我仍记得关于“O”的那一幕。主角在描述自己最害怕的读音“哦”时,为玩家展示了一张图片——一个无底的空洞,正像是那一声“哦”背后隐藏的冷漠与麻木。

触乐夜话:在游戏中描绘心灵困境-悟饭游戏厅

“哦”

pdd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