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逆袭:从听障孩子到校园偶像

2023年2月14日 8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25岁小伙马涛出生时被确诊为先天性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一级残疾的他并不服输,靠自己顽强的毅力一路逆袭,不仅考取了安徽工业大学,还连续6个学期专业课成绩第一,先后斩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众多大奖。2022年9月,他又成功保研至苏州大学集成电路工程专业。近日,他将自己的励志故事分享在学校新媒体平台上,感动全校师生,很多人点赞:“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马涛,听他讲述了成长背后的故事。他目前处在本科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一方面紧张地准备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备战6月的全国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他坦言,希望将来能够投身于芯片设计领域,通过混合信号ADC等技术手段制造性价比更高、舒适感更强的助听器,能够帮助到更多听障人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闫春旭

  1、 听力一级残疾,6岁才能叫“妈妈”

  “五岁时,妈妈喊我,我听不到,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有听力问题。”1998年出生的马涛是安徽宿州人,自他懂事起世界就是一片寂静。他被确诊为先天性重度神经性耳聋,两耳听力损失达到90分贝。

  失去听力,给学习说话带来极大的困难。马涛清晰地记得读小学时经常往医院耳鼻喉科跑,治疗了很多次都没有效果。医生劝马涛的父母:“回去吧,再看下去也是徒劳,等大了就送到特殊学校学手语吧。”医生的话让马涛的父母很难过,但他们不愿意放弃,暗暗发誓:“一定要教会孩子说话。”

  回忆学发声的过程,马涛记忆犹新。他总是睁大眼睛看别人的口型,摸着母亲的喉咙感受声带的振动。他学习简单的音节然后对着河边大声喊,即使是一个最简单的音节,也需要上万次的练习、反馈和纠正。

  6岁时,马涛第一次喊出“妈妈”,母亲喜极而泣。8岁时,他佩戴了助听器,能模糊地听到外界的声音了,也能连贯表达了,“父亲还为此带着我到村头炫耀了一下,我能感受到他的自豪。”

  马涛说,由于身边都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小时候并没有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父母的执着与爱也深深感染了马涛,周围好友的关心温暖着马涛,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弱者。所以马涛上学时刻苦努力,各科成绩都很好,高考时,在他完全放弃英语听力的情况下,还是幸运地考上了大学,进入了安徽工业大学光源与照明专业学习。

  2、 考上大学,他成了“第一排钉子户”

  2019年10月,马涛入学后的第一个月,他感到迷茫,找到辅导员陈恳老师谈心。这次谈心中,陈恳知道了马涛的情况。陈恳说,大一课程多是高数、思政、计算机等基础性课程,每堂课都有一百多名学生。“人数比较多,老师不容易发现他。马涛上课时听得不是很清楚,因此担心考不了好成绩。”于是陈恳老师总会先细心地与其他授课老师沟通。

  陈老师得知马涛的英语成绩不好后,鼓励他:“你要想变得优秀,必须各个方面都要优秀,不仅是专业课,英语成绩也是如此。”在陈恳的鼓励下,马涛树立了信心。每次上课,马涛都会提前一二十分钟到教室,如果是高数等课程,他甚至会提前半小时到教室抢第一排的座位,被同学们笑称“第一排钉子户”。

  课堂人数多的情况下,马涛需要看老师的嘴型猜测讲课内容,“如果老师戴了口罩,这节课基本上是听不到东西的。”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把上课内容录下来,然后回到宿舍把手机放到耳边反复听,直到弄懂为止。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涛的努力有了收获。马涛所在的专业共有80人,他连续6个学期的学分绩都是专业第一,平均学分绩达到92分,近一半的课程超过95分,而且比往届同专业学长学姐的学分绩还高,他不仅拿到了校内的各项奖学金,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

  谈到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马涛笑着说:“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记笔记,课后多复习,重要的内容学三遍!”

  3、 研究芯片设计,整天泡在实验室里

  第一学期结束后,马涛想转到计算机专业。学院丁守军老师得知后主动劝说:“你不要转专业了,来我的课题组吧!”就这样,马涛加入了丁守军的光电功能晶体课题组。听力障碍无法阻挡马涛钻研的劲头,他选择了微电子方向,主要研究芯片设计。

  由于实验室设备启动后需要24小时运行,丁守军常常带着学生熬夜在单晶炉旁观察生长晶体,然后第二天再到教室上课。马涛看到丁老师努力的样子后深受触动,也跟着通宵做实验。

  马涛努力学习晶体的提拉生长,调试晶体的生长温度,参与晶体退火后的研磨抛光等实验,“有时候生长出的晶体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就找各种原因,围绕容器气密性差、晶体内部应力等原因进行讨论,调试各种参数,经过几次失败,才有了满意的结果。”

  经过不懈努力,马涛连续斩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金奖等多项大奖,还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安徽省优秀大学生”等荣誉。

  2022年暑假,马涛没有回家,而是待在实验室里学习。丁守军老师每天来实验室,都能看到马涛的身影。马涛在实验室里画电路图、看书、记笔记,很晚才回去。每天晚上10点后,学院楼的门卫大叔关门时,总能看到马涛的身影。门卫大叔很有“意见”,经常向丁守军反映:“你们天天忙到最后!”丁老师总会笑着说:“我也没办法。”

  丁守军也常常感慨:“他天天都是这个状态,我作为老师都觉得很难坚持下来,这个毅力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

  4、 成功保研,未来想设计助听器

  因为本科成绩很好,所以马涛有了保研的想法,“不过保研面试时有英语口语问答,这个对我来说挺难的。还有就是我怕自己听不清老师提的问题,让老师重复好几遍的话,我觉得蛮不好意思的。尽管他们还会耐心地再说一次,但对我来说特别尴尬。”

  面试苏州大学时,马涛刚开始很紧张,害怕老师提到不熟悉的内容,但走进考场看到面试老师都很和蔼可亲,他的心态就渐渐放松了。加上马涛在面试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所以很多问题他都对答如流。

  2022年9月28日,他成功被保研至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其实此前,他已经斩获了多所双一流院校的offer,“选择苏大,是因为我喜欢这个专业。”丁守军也很高兴:“他喜欢芯片,想往集成电路的方向发展,苏大是他最好的选择。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专业,我觉得这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

  马涛告诉记者,新的学期他有了新的梦想,“因为不久前,我在打篮球时摔坏了助听器,不得不花一万多元换了新助听器,而且只能左耳戴,右耳佩戴会不舒服。我就忽然想到,我将要学习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希望未来我能投身于芯片设计领域,通过混合信号ADC等技术手段制造出性价比高的助听器,能够帮助更多听障人士。”

  马涛说:“我觉得大学里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要认真学习。如果有足够的课余时间我会多参加一些比赛,锻炼自己的技能。”马涛同时想鼓励像自己一样的听障人士:“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如果你喜欢做什么事情,可以努力去做,不要放弃,相信最后一定能成功。”

pdd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