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呼伦贝尔2月11日电 题:“合作社经济”为现代农业赋能 内蒙古乡村田间创千万收益
作者 张玮 张东阳
年关已过,春回大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六合镇东山屯村福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商讨着开春后的种植计划。
“我们今年有5个村经营土地,一共超过31200亩,其中,21000亩用来种大豆,10000亩种玉米。”崔福是合作社的创始人,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种植大户,本该到了退休年纪的他由于技术过硬,2017年又被返聘为技术人员,帮着村里人奔走在致富的道路上。
自2009年合作社成立至今,从最初的7个人发展到如今的40多人,涵盖了5个村,农机器具达到40余台,建成大豆和玉米种植、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
资料图。图为合作社秋收现场。 董世民 摄
近年来,阿荣旗以发展“合作社经济”为致富新路径,不断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农田托管、土地入股等方式,打造出一批批示范合作社。随着土地流转效益的逐年增加,合作社收入从“零元户”变成了“万元户”。
在合作社的储粮仓库内,一粒粒大豆堆成山,崔福摸着黄灿灿的“金豆子”喜上眉梢。他告诉记者,2022年是收成最好的一年,大豆总产量达到了3000多吨,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垧地的产量可达到26000多斤。“预计销售后大豆可以卖到每斤2元多的好价钱。”
“种了十多年地,这是有史以来产量是最高的一年,合作社全年总收入能达到1000多万元。”崔福自豪地告诉记者。
图为合作社成员查看检修农机。 齐海洋 摄
春耕备战,农机是关键。现代化农机装备可以更好地为合作社提供春耕、播种、施肥、喷药等配套服务,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为了加快作业化进程,合作社监事路永军要早早地为农机进行排查和检修。“农机具能够保障田间作业的进度,今年我们也一定会有个好收成,让粮食稳稳地端在咱们自己的手里。”
近些年,阿荣旗将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致富的新载体,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设备支撑,带领农民学习技能,增强种植本领。
崔福信心满满地说:“如今,我们采用深耕整地、秸秆还田等技术配套,科学管理、配方施肥,选择优良品种增加产量。2023年,我们一定能把这些地种好。”(完)
文章评论